2025年春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启动“虚拟现实+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通过引入前沿VR技术,构建“沉浸式学习-互动式体验-探究式实践”三位一体教学体系。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我院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中迈出关键一步,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了从“理论灌输”到“亲身体验”的教学转型。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中心,教师们进行了系统性技术培训。技术人员详细讲解VR头盔设备的硬件架构与软件操作流程,重点演示“红船精神”“五四运动”等核心课程的虚拟场景构建逻辑。参训教师佩戴VR头盔后,立即被传送至1935年的遵义会议现场,通过360度全景视角观察会议进程。
“当我在虚拟场景中与红军战士并肩作战时,突然理解了‘理想信念’的具体内涵。”参与培训的马星老师说,“这种技术让我们能够以历史亲历者的视角重构教学内容,真正实现‘用学术讲政治’”。李亚倩老师也收获满满,“以往在课堂上,我们总是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历史事件,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学生很难真正融入其中。而VR头盔的应用,为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历史、感受思政课的魅力”。王宇老师意识到“作为一名马院教师,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将其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学院鼓励教师结合学科特色开发个性化课程资源。
在《思政课实践》课堂上,学生们同时佩戴VR头盔,集体“穿越”到1919 年的北京街头。学生们以当时青年学生的视角,在虚拟场景中参与游行示威,与军警展开“对峙”。还有的同学参观中共一大旧址博物馆等,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抽象的历史事件转化为可感知的生命体验。
“以前觉得枯燥的理论,在VR里变成了鲜活故事,一下子就记住了好多知识点”,信息工程学院2024级学生周冰菲收获颇多,“摘下头盔好久还缓不过神,心里满是感动,对那些英雄故事有了更深的敬意”。人文学院2024级学生党心怡说,“一戴上 VR 头盔,瞬间穿越到历史现场,炮火声、呐喊声超逼真,太震撼了!那些晦涩的理论知识,在VR里都变成了有趣的故事。跟着虚拟导游一路‘打卡’,不知不觉就记住了好多重点,效率太高啦!”
信息工程学院2023级学生余馨认为,“本以为思政课又是‘催眠套餐’,结果VR直接把我拽进 ‘历史剧本杀’!和虚拟 NPC 组队闯关,知识点居然比游戏攻略还上头!”机电工程学院2024级学生薛玡濛也有反思,“VR体验不只是一场新奇冒险,在信息时代,我们更应主动接过精神传承的接力棒,让历史的‘实时在线’转化为现实中的担当。”
当科技之光点亮思政课堂,历史的温度与理论的深度在虚拟与现实交织中迸发新的活力。马克思主义学院以VR技术应用为突破口,正走出一条“内容为王、技术赋能、价值引领”的思政教育创新之路。这种打破时空界限的实践教学探索,不仅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火起来”,更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开辟了全新育人空间。
拟稿:曹雪、李丹 审核:严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