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简报【2025】第38期
发布于: 2025-05-09 15:56 编辑:

西安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简报【2025】第38期

西安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简报组 5月9日

本期要目

  【工作动态】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专题大课【第二讲】集中学习

  【教学科研】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集体备课

  2.四史及实践教研室集体备课会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集体备课会

【工作动态】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专题大课【第二讲】集中学习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5月7日下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主题为“思想领航、大家领讲、金课领建”的专题大课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副院长王珊珊参加学习。

  本次系列专题大课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主办,在全省高校开展,西安工商学院分会场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组织承担直播学习。此次为第二讲,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教授做主题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专题讲授。

  陈培永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是人类社会的新事物,与任何一个思想家所描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道路都不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重新思考,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解放思想的产物。在社会主义问题上解放思想,重新理解社会主义,没有一定的勇气,没有一定的魄力是做不到的。但也正是坚持思想的解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解决了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走出了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

  陈培永强调,“中国特色”是民族的,“社会主义”是世界的,中国特色体现的是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的不同,它所追求的社会主义目标则具有共同性。两者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的普遍性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具有普遍性的,必须遵守社会主义的基本共同价值观念,如有计划地进行生产的经济主张,公平、共享的社会政治理想,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诉求等等。社会主义允许不同国家的实践,来补充它的价值观念和实现形式,探索出社会主义理想实现的道路。

  参与学习的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专题大课站位高远、讲解透彻、启发性强,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下一阶段的教学与研修工作明确了方向。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扎实推进特色课题研究,努力打造更具时代性与针对性的精品思政课程。

【教学科研】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集体备课

  为了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于5月8日上午8:30开展了期中教学检查活动专项专题备课会,会议由毛中特教研室主任张婷婷主持,全体教研室教师参加。此次活动旨在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备课分享。薛莹莹老师对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进行教学分享。主要对该章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中需要讲清楚的基本问题和教学案例进行展示,用平实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革命理论与生动鲜活的案例进行了充分阐释。

  其次,试题分享。朱丽莎老师对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进行试题分享。题型有选择、判断、简答等,试题设计来自教材并结合课程大纲,确保考核内容覆盖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结合《大学生思想热点面对面》,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理论观点或时政热点进行试题设计。

  最后,期末试题讨论。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告一段落,毛中特教研室就本学期期末试卷出题展开集中讨论。试卷命题应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确保考核内容覆盖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不出偏题、怪题;试卷命题要综合考虑难易程度,既要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须结合《大学生思想热点面对面》,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理论观点或时政热点进行试题设计;试卷应包含多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题目所设分值应与知识点的重要性和试题难易程度相符,确保试卷的评分公正合理。下周前,各任课教师根据章节分工完成期末试卷出题任务。

  教研室主任张婷婷进行总结,希望每位教师能够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2.四史及实践教研室集体备课会

  2025年5月9日14:30-15:30四史及实践教研室在1-402召开了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李丹老师主持,四史及实践课程全部任课教师以及教研室全部人员参会。

  会议主要分为三项:

  第一项是四位教师围绕自己所授课程进行相应课程展示。第一位分享教师是雷晨老师。雷老师主要分享了《追寻历史瞬间,复刻时空站位》这一实践活动,实践目的是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来探寻——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中的基本陈列区及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经典时刻,追忆革命先辈们继承革命传统、弘扬伟大精神的光辉历程。让同学们感受先辈们艰苦朴素的作风,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初心使命。 实践内容是线上参观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观看相关历史经典影像,沉浸式感受先辈们奋斗的历程,线下选择感兴趣的珍贵历史瞬间,进行跨时空的站新位复刻,并制作相册集分享汇报。讲述完实践活动的内容后,雷老师也向各位老师展示了学生制作的优秀实践相册。

  第二位分享教师是王辉老师。王老师分享的实践活动是《兵棋推演一瞥》,通过让学生对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如武汉会战、百团大战等战役,通过棋局让学生将战役进行真实的对弈与复盘,如通过百团大战的战况对弈,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百团大战的重要性,了解为何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棋局对弈结束后,王老师要求学生录制视频谈此次实践活动的感受与感悟,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抗日战争中每场战役的意义。

  第三位分享教师是陈妍老师。陈老师首先讲解了实践课整体授课思路,1.开课前一周定好参考选题通知学生在线分组并选定选题;2.第一节课讲清楚课程考核等内容,并且分别制作优美精致的PPT介绍四大实践基地;3.实践活动一: 汇报,点评+指导;4.实践二: 汇报,点评+指导。其次陈老师具体分享了本学期思政课实践IV课程的两次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一:传承红色基因,讲述英雄故事(10选1),陈老师为同学们选取了《毛中特》课程的10个经典红色故事,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主题故事,围绕此主题故事制作PPT于下次实践课上进行汇报展示。实践活动二是:红色手工作品制作(10选1),同样陈老师为学生们出示了10个红色手工制作主题,并且将优秀学生的手工作品为全体教师进行展示,包括红色戳戳秀DIY以及矿泉水瓶创意手工,赢得了各位教师的一致好评。

  会议第二项:李老师对以上三位教师的实践活动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三位教师的实践课程的新颖和丰富,将实践活动与学生感兴趣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实现了思政课实践的目的。

  会议第三项:李老师再次强调了思政课实践课程的重要性,指出教师一定要重视实践课程,并且要达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终极目的。此外,李老师督促全体实践课教师及时完成实践报告册的批改。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集体备课会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质量,深化教学研讨与交流, 5月9日中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教1-402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一次富有成效的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徐道良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副院长王珊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全体教师出席了本次备课会。

  备课会上,三位教师先后进行了精彩的磨课与分享。马迎玉老师首先围绕课程“第九专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中的“解放战争时期的民心所向”部分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教学设计展示和讲解。她通过细致的分析和生动的案例,阐释了相关历史时期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思路。

  随后,韩振兴老师聚焦教学资源的拓展与应用,向大家分享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常用的优质教学资源。他详细介绍了包括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文库、党史资料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多个权威网站资源,以及央视军事等视频号资源,并演示了B站视频素材的下载方法,有效拓宽了教师们的教学素材来源。

  接着,李丹老师就课程“第八专题 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分享。她着重阐述了“如何看待抗战中国民党及正面战场的作用”,具体分析了战略防御阶段和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的历史贡献,并就“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一重要论断进行了深刻解读,为教师们准确把握和讲授相关历史知识提供了有益借鉴。

  本次集体备课会内容充实,研讨深入,气氛热烈。与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磨课和资源分享,不仅加深了对课程重点难点的理解,拓宽了教学视野,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提升育人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教研室将持续推动此类教研活动的常态化开展,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本期责编:王宇 李亚倩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11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