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一”工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2023年理论文章分享会(第一期)
发布于: 2023-03-06 22:46 编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个一”工程,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的提升,202321519:30,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专兼职教师在腾讯会议上参加了新学期的第一场理论文章分享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主持。

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位专职教师李丹、刘进、张婷婷为全体思想课教师进行了理论文章分享。首先,李丹老师带来了以《<试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三重境界>学习与思考》为题的理论研学分享。

李丹老师从教学理念的升级、师资能力的升维、课程视野的升格三个方面,分析了“大思政课”建设的三重境界,通过有效改善课程形象、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育人合力、激发师生活力;通过善用具有鲜活社会生活、深厚历史底蕴、彻底理论思辨等特征的资源和素材;通过各类素材调配、先进技术运用、沟通学生心灵;通过课程主题融合、课程生态互动、课程格局开放,来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其次,刘进老师为大家带来了陈金龙教授刊载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的理论文章《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详细解读了文章中的亮点,从四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详细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为民族复兴奠定的条件和提供的路径,同时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最后得出中国式现代化与全面推进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张婷婷老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为题进行了理论分享,张老师从创新方法、优化内容、修师德塑师风三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即通过构建多重角色体验,提高学生参与度;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提升教学实效;通过融合新媒体思维,创新思政课教学。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指出,“三个一”工程从提出到实施至今已有大半年,成效喜人,通过活动的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与理论思维有了明显的提升,要把每周一次的集体理论学习坚持下去,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积累,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能力,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建设夯实理论基础。水滴石穿,日积月累,只要坚持下去,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队伍一定能够成为一支信仰坚定、理论素质过硬的思政课教师团队。

文/图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11 16: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