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工 作 简 报
2024第22期
西安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简报组 2024年12月6日
本期要目
【工作动态】
1、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全体会议
2、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聘课工作全体会议
【教研活动】
1、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集体备课会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集体备课会
3、四史+实践教研室集体备课会四史+实践教研室集体备课会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集体备课会
5、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集体备课会
6、律法如炬,与法同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第一届模拟法庭活动
【党建动态】
1、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举行师德师风警示学习会议
2、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组织师德师风榜样引领学习会议
【工作动态】
1.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全体会议
2024年12月4日中午14:00,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在1-402会议室举行全体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会上,严建会院长充分肯定了扎实落实前期的各项工作,并对学院的近期重点工作作出指示。
首先,动员全院教师积极参与我校四六级监考工作。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国家级考试,学校高度重视,全体老师思想上务必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做到万无一失。希望被指派监考的教师能够认真履行职责,严肃考试纪律,做好本次监考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和学校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工作会议相关要求,确保本次考试顺利进行。
其次,详细部署学校校庆工作。学校全面展开成立20周年校庆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除了承担了工作资料的起草和相关讲话致辞资料撰写工作外,积极承担其他志愿服务工作,各位老师要积极作为,发挥主人翁意识,在学校公共活动中展现马克思主义学院良好风貌。
最后,下学期教学任务安排。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力量本学期起较为充沛,我院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强常规管理,大兴教研之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突出学校教学特色,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聘课工作全体会议
为确保下学期各项工作起好步、开好局,保障教学质量,深入落实迎评促建工作,更好地推进下学期教学稳步推进,2024年12月6日下午13:00,马克思主义学院针对2024-2025 第2学期聘课工作召开全体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主持,全体教职工参会。
会上,严院长总结了本学期教师教学课时工作量方面的情况。本年度,马克思主义学院吸纳了多名新入职优秀教师,新生力量的加入,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按照学校聘课管理规定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师资构成,面向学科特色,对教学内容规划进行了详尽安排,讨论出下学期聘课指导意见,确保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合理分配、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科学、均衡。
此次会议,严院长引领全体教师以更加积极的状态筹划下学期的教学工作。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秉承全课程育人理念,完善课程体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心全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
【教学科研】
1.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集体备课会
会议由毛中特教研室主任张婷婷主持。
一、做好期末课程考核工作
为了确保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的期末课程考核工作顺利进行,教研室全体成员聚集在一起,认真学习了相关通知,并对期末考核的具体安排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讨论。在会议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期末考核工作对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考核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教研室成员们就期末考试的命题原则、评分标准以及阅卷要求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并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通过这次集中学习和讨论,教研室成员们对期末考核工作的各个环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具体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集体备课展示
在本周的教学活动中,杜潇颖老师承担了第七章的集体备课展示任务。她详细地阐述了该章节的教学目标,明确了关键知识点,并且深入讲解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的基本问题。此外,她还分享了相关的教学案例,以帮助其他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在展示结束后,参与的教师们积极地进行了交流和发言。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集体备课展示,他们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灵感,将会带着更加充沛的热情投入到即将到来的期末教学工作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最后,张婷婷主任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她满怀期待地表示,希望在座的各位教师能够积极投身于教研活动,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她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关乎个人发展,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张婷婷主任鼓励大家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成长,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从而帮助他们在知识和能力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她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为学校创造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集体备课会
12月2日上午,马原理教研室在学院1-402会议室成功召开了集体备课会议。此次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逯爽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会议第一项是教研室曾海霞老师围绕第三章唯物史观进行说课,她详细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曾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在场的每位教师都对这一章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强调了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接着,与会老师对于唯物史观教学设计及内容安排进行研讨发言:
逯爽老师通过视频讲解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激发学生对“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根本对立”进行深入思考,并明确指出“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通过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详细阐释,提升了大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理解历史与现实、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徐道良老师首先概述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强调了社会结构和文化演变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接着,徐老师强调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包括技术进步、经济变迁以及政治制度的演变。他特别指出,理解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把握当代社会问题至关重要。
方瑾毅老师强调,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使她深刻领悟到教学方法的关键性。她认为,只有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深入理解并吸收理论知识。同时,她也意识到持续的教学反思和改进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不断地汲取经验教训,才能不断提升教学品质和成效。展望未来,她将持续寻求更多高效的教学策略,致力于为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妍老师分享备课思路:第三章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着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历史与现实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她在讲这部分内容时,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道路取得的辉煌成就为素材,以人民群众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革命成果为依托,为学生讲清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具体表现,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以及难点,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张婉宏老师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的相互作用。她强调,理解这一过程需要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和变迁。她进一步阐述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包括技术革新、人口增长、资源利用以及社会制度的演变等因素。张老师还特别提到了全球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以及它如何重塑了国家间的关系和国际经济格局。
张丽老师深入探讨了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这些变迁如何影响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她特别强调了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文化多样性在塑造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她还分析了全球化对社会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以及它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罗丽梅老师强调,必须明确社会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因为它们决定了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同时,她指出,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整个教学展示环节,各位老师都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会议的第二部分,教研室成员们集中学习了期末资料归档的相关文件和流程。每位教师都认真听取了教研室主任的讲解,并对如何高效、准确地完成期末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逯老师强调了资料归档的重要性,指出规范的档案管理不仅有助于教学评估,也是对教学成果的尊重和保护。通过这次学习,教师们对期末资料的归档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能,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会议第三项议程由教研室主任详细介绍近期的工作安排,具体内容如下:
1.期末试卷准备:针对本学期的期末考试,逯老师宣布将设计一套全面的试卷,题型涵盖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为确保试题的质量和多样性,将指派经验丰富的教师分别负责各类题目的编写工作,并由专人负责汇总。最终,所有试题将提交至教研室主任逯爽老师处进行严格审核,以保证考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2.“明理杯”辩论赛:逯老师宣布,本教研室计划在下周三举办本学期的“明理杯”辩论赛,旨在通过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深入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赛将围绕精选的议题展开,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展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3.教师工作坊: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下周的原理教研室教师工作坊将安排两名教师参加。这将是一个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教学方法和经验的平台,有助于教师们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案例集编撰:逯老师强调,马原理教学案例集的编撰工作将于第18周完成。这本案例集将汇集一系列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实际案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案例集的完成将为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这些工作安排,教研室旨在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确保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的紧密结合。逯爽老师的介绍为教研室的近期工作指明了方向,确保了各项任务的顺利进行。
通过这次集体备课会,教研室成员们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把握,也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有了新的认识和方法。
3.四史+实践教研室集体备课会
一、实践教研室部分教师进行交流分享
本次集体备课会由思政课实践负责人李丹老师主持。本周由逯爽老师和马星老师进行实践教学展示以及实践课程成果分享。
1、逯爽老师分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展示》
为解决“学马克思主义要有兴趣”的问题,逯爽老师提出要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吸引力;为解决“学马克思主义要管用”的问题,逯爽老师提出要提升教学的时代性和现实感;为解决“学马克思主义要精准”的问题,逯爽老师提出要解决好教学的整体性和逻辑性问题。为此,逯爽老师认为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将“历史—理论—现实”三个维度进行有机结合,构建“原理”“实践课”“三维互补”教学体系,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的整体性、多维性的教学模式。李丹老师高度肯定逯爽老师的分享内容,建议承担实践课程的授课教师要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聚焦目标对象和关键内容。
2、马星老师以fafa世界——《普法在身边》为例分享
马星老师围绕“什么是宪法”“宪法的内容”“宪法的历程”“宪法的作用”等内容,通过拍摄视频、举行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互动式普法宣讲,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宪法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认识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还提高了法律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对此,李丹老师认为马星老师的实践内容紧贴实际,时效性强,提升了思政课的趣味性,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对法律的尊重与热爱。
二、做好本学期期末归档材料的准备工作
李丹老师针对上学期实践课程期末规定材料存在的问题,作了必要说明。李丹老师希望承担实践课程的授课教师认真阅读材料归档注意事项,按照学校和学院的最新要求,做好做好本学期期末归档材料的准备工作。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集体备课会
为进一步全面落实学校关于期末考试工作的通知要求,规范课程考核制度,建立全面、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高质量完成期末考试相关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于12月4日下午召开集体备课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集体备课会。
本次专项集体备课会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原潇菲主持。备课会伊始,原潇菲老师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大纲以及校院教学工作安排和要求,带领教研室全体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再次学习,进一步明晰考试的重点、难点及热点内容。
会议第二项内容,教研室就期末考试形成的初版试卷提出相关改进意见,促进试卷命题进一步完善。在意见汇总环节,原潇菲老师指出,期末考试命题务必要紧扣课本基础,围“点”撒“网”,精心挑选,以凸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的课程特性。
会议最后,教研室全体成员对期末课程考核工作开展的相关文件进行了学习,重点包括《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西安工商学院试卷评阅标准》、《资料归档注意事项》等。原潇菲老师强调课程期末考核是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各位任课老师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开展期末课程考核工作,做到认真、标准、严谨。
本次会议明确了教研室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强调了期末考试命题的重要性。通过此次期末工作部署会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全体教师对期末考试考务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学院课程考核与管理工作,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为期末考试工作顺利进行和提高课程考核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集体备课会
2024年12月5日 16:25-17:00,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于1-402会议室召开“尚德杯”演讲比赛初赛评选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主持,王珊珊副院长以及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会议。
会议内容:
观看参赛作品并评分
李珊娜简要说明了作品的提交情况,包括作品数量、种类和参赛学生的背景等情况
与会人员按照预定的顺序,逐一观看了参赛学生的作品。
在观看过程中,与会人员根据演讲内容、语言表达、主题契合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在观看完所有作品后,与会人员进行评审讨论。
二、统计分数并公布决赛名单
经过讨论计分以及分数核算后,评审团确定了晋级决赛的人员名单,名单将于12月6日进行公示。
6. 律法如炬,与法同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第一届模拟法庭活动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推动法治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4年12月4日在2-213成功举办第一届模拟法庭品牌活动,恰逢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和全国法制宣传日,这一特殊而庄严的日子,为此次活动赋予了更加深远的意义和使命。出席本次活动的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副院长王珊珊、人事处处长闫海霞、招采办主任牟隆、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杨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逯爽、四史+实践教研室主任李丹、副主任王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徐道良、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马星,以及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全体教师和四史+实践教研室部分教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致辞
首先,严建会院长在致辞中指出,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和全国法制宣传日的设立,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殷切期望。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坚实屏障。因此,每位同学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共同营造一个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模拟法庭作为法治教育的创新形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平台,意义远不止于角色扮演,更是法律精神的深度体验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深刻理解与践行,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无疑将比任何书本上的知识都来得更加直观、深刻,让大家学会用法律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希望大家能够将从本次活动学到的法律知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遵纪守法、维护正义的好公民。成为具有法治精神、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副院长王珊珊宣读评审规则
王珊珊院长宣读评审规则,强调评审将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依据规则进行评分确保比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王院长的宣读使参赛选手和观众对评审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也预祝同学们通过此次活动有所成长,收获满满!
模拟法庭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模拟法庭活动严格按照正式审判程序进行,同学们将化身为法官、检察官、律师、被告人、证人等角色,冷静分析案情,展现出良好的法律素养和出色的应变能力,寻找法律依据,积极辩护,展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沉浸式体验案件的审理过程,感受法律的庄严与公正,真正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逻辑与价值,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法律条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赛选手精彩展示
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围绕案件焦点问题展开了严谨的举证、质证和辩论。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素养,将法学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展现了良好的法律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模拟法庭活动以其独特的实践性和教育性,赢得了参与活动的老师、同学们的高度评价。学生们普遍认为,这样的活动不仅形式新颖,而且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谨与正义感,更是直观感受法治精神的良好渠道。
第一届模拟法庭活动经过初赛和决赛展示,评审组评选出一等奖2组,二等奖4组,三等奖6组;评选出胡怡然、周瑞敏同学荣获优秀辩手,王晨昱、王欣玥、王映潼同学荣获优秀审判员,崔紫馨同学荣获优秀书记员。
活动颁奖现场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大胆探索特色课程建设之路,丰富学校文化建设内涵,深入推进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模拟法庭”活动正是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改革体现,不断拓展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提高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院长也对新时代的大学生提出三点期望:第一,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大学生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增强法治意识,让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第二,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了解国家法律法规,树立法治信仰,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第三,强化法治实践应用,推动法治社会建设。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积极参与法治实践活动,培养法治思维,为推动法治社会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届模拟法庭合影留念
第一届模拟法庭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反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深化法治教育改革,为培养新时代法治人才贡献力量,也祝愿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怀揣对宪法、法律的热爱与敬畏,守护公平,捍卫正义,为推动法治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成为下一个“法治之光”。
【党建工作】
1.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举行师德师风警示学习会议
2024年12月2日上中午13:00,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在1-402会议室举行师德师风警示学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珊珊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会上,王珊珊院长传达了学校关于师德师风警示教育的学习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本次学习做出强调,对进一步加强我院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担当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组织委员徐道良老师领学了上海海事大学教师姜某某学术不端问题、湖南文理学院教师刘某某私自收取并侵占学生费用问题、郑州技学院辅导员叶成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问题三个典型案例,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宣传委员原潇菲老师领学了重庆师范大学教师唐某发表错误言论问题、三峡大学教师郎某某使用低俗不雅方式授课问题和福建商学院教师王某某多次性骚扰学生问题典型案例。之后,全体教师认真深入进行了讨论。
最后,王院长指出,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身心健康,全体教师要结合通报的典型案例进行认真反思,要将师德规范牢记于心,时刻保持清醒,要严明纪律底线,守好课堂主阵地。要求教师不仅要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教师职业规范,通过严守课堂纪律提升教风建设,同时以优良教风带动优良学风。而且要坚持纪律底线,对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等要有深刻的认识和敬畏之心,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2.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举行师德师风榜样引领学习会议
为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道德情操,引导教师们成为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2024年12月4日上中午13:00,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在1-402会议室举行师德师风榜样引领学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组织委员徐道良老师、李珊娜老师分别领学了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学前教育集团总园长安慧霞教师、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副校长贺来虎教师、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坚教授、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教授、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俞正强教师、安徽省蚌埠工业与商贸职业技术学校杨梅教师、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及校长刘小清教师、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校长王旭教师、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教师农加贵、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张艾平、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及院长王学利教授12位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
最后,严建会院长强调,全院教师通过学习12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事迹,全体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执教的理想与追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更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广泛展示新时代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事迹风采,全院教师以实际行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争当立德树人的“四有好老师”和新时代的“大先生”, 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
通过此次专题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职业的崇高性,不仅增强了教师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进一步激发了全体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全体教师表示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期责任编辑:屈修翠、岳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