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铸魂延安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重温革命岁月长 圣地延安心向往
发布于: 2024-07-18 14:46 编辑:

追忆陕北会师“雪地讲话”,感悟长征力量,传承延安精神。筑梦·铸魂延安行第三天第一站——毛泽东雪地讲话旧址。1935115日,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发表了重要讲话,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做出了总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雪地讲话”极大地鼓舞了红军战士的战斗士气和革命斗志。

我校实践团队师生们学习了以《筚路蓝缕 玉汝于成——话说长征精神》为主题的思政课现场教学。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景龙老师从血战湘江讲到四渡赤水、从巧渡金沙江到爬雪山过草地,最后讲到我们正所处的这块土地上——甘泉县象鼻子湾。赵景龙老师在思政课中讲述的战斗英雄的事迹令人深感震撼,其中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的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他在湘江战役中“断肠明志、牺牲自我,保全他人”的英雄事迹,彰显了共产党员绝对的信仰、绝对的担当、绝对的英勇、绝对的忠诚。

随后,我校实践团队师生们来到雪地讲话旧址进行实地学习。步入伟人故居、参观文物展陈,从多方位了解到长征这一永载史册的伟大壮举。在一孔孔窑洞旧址里,实践团队师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讲解,并瞻仰窑洞内展示的事件图文、纪念馆展品等一件件珍贵文物,共同重温红军长征那段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全过程。

参观完窑洞内所陈列的文物后,革命旧址的工作人员为了让我们能够切实地体验革命先烈的艰辛,举办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活动。由工作人员将装有革命先辈人物线索的信封藏在旧址内隐蔽的角落里,各小组要合作找相关的信封,并从中拼凑出人物故事。拼凑出完整的故事线后,小组成员为大家介绍信封里人物事迹,相互交流和学习。

民族要兴,乡村必振兴。筑梦·铸魂延安行第三天第二站——甘泉豆腐干厂。甘泉豆腐干是陕西省延安甘泉县的著名风味小吃,采用延安市出名的名贵大豆双青豆制作。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的师生们参观了豆干的制作流水线,了解到豆腐的制作工艺,同时,甘泉豆腐干厂给我们提供了豆浆、豆干等特色产品进行品尝。通过参观学习,我校实践团队师生们了解到“美水豆腐水上漂,马尾穿着烂不了”的甘泉豆腐的美誉。各小组也在此开展了《美水王粮》实践微调研活动,对甘泉豆腐产业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调研,深化了对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的认识和理解,并了解到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峥嵘岁月铸伟业,红色基因代代传。筑梦·铸魂延安行第四天第一站——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旧址。717日上午,为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我们来到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旧址,作为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交际处承载着丰富的红色记忆。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这里接待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友好人士和进步团体,为宣传党的主张、扩大统一战线、争取国际支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工作人员在此展开了一场《红色纽带》特色实践活动:找出特务,保护我方重要军事机密。通过这个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也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山绿水宝塔山,延安精神代代传。筑梦·铸魂延安行第四天第二站——宝塔山。实践队员们完成本次《宝塔山下的誓言》大学生主题宣讲活动,讲述了革命历史,并呼吁广大学子,传承延安精神,书写无悔青春。

中国革命的摇篮,枣园里播撒的星星之火,燎原了整个世界。筑梦·铸魂延安行第四天第三站——枣园革命旧址。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革命先辈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懈奋斗。在枣园的中央有一块不大的广场,当年中央领导同志经常在这里与群众交流,共商革命大计。如今,这里成为了游客们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随后,实践队员同学完成了本次《为人民服务过时了吗?》大学生主题宣讲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无私奉献,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守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党的七大会址,讲好杨家岭的故事。筑梦·铸魂延安行第四天第四站——杨家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之一,这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记忆。中共中央七大会址,那庄重的会场,仿佛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未来的斗争中指明了方向。

通过此次参观,我们深刻领悟到了红色基因的内涵,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努力担当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为实现中国梦而矢志奋斗。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11 16: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