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三个一”工程理论分享会之“人类文明新形态”专题
发布于: 2024-06-12 17:34 编辑:

  2024年6月12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线上开展了“三个一”工程理论分享会,本次分享主题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专题。

  赵聪老师分享题为《人类文明新形态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学理阐释与实践要求》,从人类文明新形态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生动力、时代价值、现实依据和实践要求等方面,阐述了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理论创新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实现思政课与新时代发展同步同向、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频同行的重要实践,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及时融入思政课的规律性特征,形成可复制的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方法路径.

  薛莹莹老师分享题为《世界历史视域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及其意义》,在马克思世界历史语境下讨论人类文明新形态,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对西方意识形态思潮和话语的批判,实现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最后,阐述了要立足全球化或世界历史视域,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断发展和完善。

  雷晨老师分享题为《从五重维度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哲学维度、历史时间维度、历史空间维度、经济社会发展维度和根本制度维度五个维度去阐述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深刻蕴意。

  最后,严院长进行总结点评,“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论断,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新的文明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文明观”,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是塑造和引导人类走向未来的新的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照搬西方国家发展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它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明、现代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有机融合的时代产物。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11 16: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