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构建高效课堂I马原理教研室开展如何把握教学重难点研讨会
发布于: 2024-05-08 19:16 编辑: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在不断推进原理课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有效的解决制约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瓶颈性问题——如何把握重难点问题,是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能否走出改革的“深水区”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节课是否有效,关键看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把握教学重点、破解难点,在知识讲授过程中,如何拓展延伸学生的能力,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成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进一步提升原理课程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5月8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开展了“如何把握教学重难点”的教研活动。

  逯爽老师从教学重难点的内涵、教学重难点怎么确定、如何讲好重难点以及把握重难点需避免的两种错误四个方面对“如何把握原理课教学重难点”进行了分享。她提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要考量学生的实际情况。讲好重难点,一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相互链接,形成系统。做到熟悉和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内在逻辑和结构。二要做到精讲。精选教学内容,选择精华所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讲述要精炼,详略得当,语言精炼,条理分明。三要案例选择贴合学生实践经验,逐步实现从具体到抽象。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化难为易。在抓住重点难点上,需要避免两种错误。一种是面面俱到,什么都想讲,但是到后面课时不够,结果发现什么都没有讲透;一种是浅尝辄止,讲得很肤浅,没有展开,不深入。所以,在课堂上要分清主次,每节课完成后,要让学生知道重点讲了什么,侧重什么知识点。在难点的突破上,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徐道良老师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策略,包括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教学、理论联系实际、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实行研究性教学。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婉红老师介绍了授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重点、难点,提出应该着重梳理基本概念及其逻辑关系,并采取课堂提问的方式,打通实践观与本体论、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做到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合理分配课时;要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充分发挥思政课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

  方瑾毅老师提出,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注重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张丽老师指出,第一,做足充足的备课,力争讲深讲透,尤其是哲学部分;第二,结合学生的层次,多加入案例讲解,增强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第三,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解,提高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与趣味性。

  曾海霞老师认为,讲好原理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及时反馈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概念和原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陈妍老师认为说课重在讲解知识架构,而非罗列知识点。在讲述时应有清晰的主线,如讲共产主义时,应强调其作为历史必然趋势的社会制度本质。对于复杂的主题如剩余价值,可以从资本这一主线贯穿讲解。同时,说课需重视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最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应保持逻辑清晰,如讲解马克思唯物论时,强调其正确性,并解释如何运用这一理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总之,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备课上多动一番脑筋,多花一番心血,认真研究大纲,努力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弄清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全心全意的投身到教学工作中去,就能找到关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锦囊妙计”,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此次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对于探索马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11 16: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