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家乡的红色文化资源分享主题教育活动
发布于: 2024-05-06 09:49 编辑: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的灵魂所在。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4年4月22日至30日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分享家乡红色文化,传播家乡红色资源”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旨在深入挖掘并广泛传播红色文化资源,通过革命历史教育,强化学生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4月30日,在1-303教室,徐道良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以“红色印记:探索家乡的革命遗址与故事”为题的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分享。六位同学分别分享了自己家乡的红色革命景点、红色故事、英雄人物事迹。王艺童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家乡淳化县爷台山反击战遗址和桃渠塬革命旧址,李瑞欣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家乡蓝田县葛牌古镇的红军魂广场的故事,吴永正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家乡平利县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政治军事干部廖乾五的英雄事迹、张耀煜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家乡西安鄂邑区的红色革命历史与传承、高静修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家乡周至县的红色革命历史与人物事迹、贾心玥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家乡太原市太原会战的情况。在活动的最后阶段,徐道良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首先表扬了同学们的出色表现和深入的分享,指出同学们不仅成功地展示了各自家乡的红色文化资源,也展现了对红色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革命精神的深厚感情,不仅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

  2024年4月22日,在1-210教室,李丹老师组织学生以“分享家乡红色文化,传播家乡红色资源”为主题开展了教育活动,8名同学分别对自己的家长陕西延安、榆林,四川苍溪、河南淮阳、广东广州、江西吉安等地的红色文化和资源,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如张文斌等革命先烈,延安革命纪念馆、安吴青训班、井冈山纪念馆、红军渡纪念馆等革命纪念馆,广州起义等革命事迹,做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李老师最后总结道,通过这次家乡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同学们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不仅重温了党的光辉历史,也深刻理解了红色文化中的精神。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新时代青年,更应守正创新、与时俱进,让红色正能量形成传播“大流量”,随时随地充盈和激荡于心间。

  4月28日,在1-210教室,赵聪老师组织学生以“探索革命印记,传承红色基因”为题进行了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分享,五位同学参与了分享。山东枣庄的许越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当地的铁道游击队纪念园,铁道游击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他们在铁道线上开展游击战,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介绍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用大量的照片,再现了当年台儿庄战役的惨烈和英勇。山东聊城的樊敬杨同学先是向大家分享了聊城的杂技和民间曲艺,而后重点向大家分享了聊城人民的优秀儿子——孔繁森,孔繁森的事迹和精神是聊城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大同的赵美乐同学重点向大家介绍了漫山不见人,漫山都是人的“万人坑”,号召同学们珍惜当下,珍惜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的盛世太平。陕西榆林的高海浪同学向大家介绍了榆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中共中央在榆林的转战历程。湖南长沙的袁希彤同学向大家分享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和开国元勋彭德怀的红色故事,介绍了众多红色景点,包括橘子洲头、岳麓山、毛泽东故居、秋收起义纪念馆等。最后,赵聪老师强调,每一个红色故事的发掘,每一个红色景点的观赏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广袤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的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应努力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弘扬好,为红色江山世代相传作出应有贡献。

  4月24日,在1-303教室,曾海霞老师以“寻找红色印记,感怀家乡情怀”为题开展了家乡的红色文化资源分享。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纷纷登台分享各自家乡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生动详实的故事讲述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展示,共同领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各地独特的红色印记。

  来自河北的同学分享了邯郸、保定、唐山等地的革命历史资源,让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我国革命事业的伟大历程;来自陕西延安的同学则以其淳朴的语言,再现了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的光辉历史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还有同学就宝鸡文化资源和红城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不仅让大家对宝鸡文化资源和红城精神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让大家感受到了革命年代的崇高精神;此外,还有同学向大家介绍了革命年代“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深化了对“纲要”课程内容的理解,更增强了对本土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红色基因得以传承发扬。

  4月22日,在1-303教室,雷晨老师组织学生以“寻访红色印记,赓续红色基因”为主题开展了教育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精心准备了PPT,并依次上台分享汇报。四位同学分别从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背景、历史意义、当代价值等方面对家乡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这次分享交流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不同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也被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红色精神、红色力量、红色信仰深深感动。同学们纷纷表示,会继续筑牢红色信仰根基,脚踏实地奋斗,让红色血脉传承并弘扬下去。

  4月23日,在1-305教室,李珊娜老师以“家乡红色印记,探寻革命历程”为主题组织同学们分享家乡的红色故事。同学们从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先烈、红色电影、革命精神等多方面讲解家乡的红色故事,同时利用微视频使同学们更深刻感受革命先烈们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最后,李珊娜老师希望同学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感和振兴中国的责任感,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们深入挖掘了家乡的红色文化资源,每一位参与分享的学生都带来了丰富而动人的红色故事,在分享过程中展现了他们对中国革命历史的热爱和深刻理解。此次活动不仅增进了学生们对党史的认识,还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这些学习和分享,红色文化的精神和力量在校园中得到传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更多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成为新时代奋斗路上的强大动力。

  图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11 16: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