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讨】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个一工程”系列之“人类文明新形态”专题研讨会
发布于: 2024-04-24 22:44 编辑:

  为尽快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2024年4月24日晚7:30,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围绕“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主题召开专题研讨会,会议由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杨芳主持。本次研讨会发言的三位教师及其主题分别是王珊珊副院长《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蕴涵的四维探赜》、李丹老师《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涵》、徐道良老师《从历史和比较中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

  王珊珊副院长在发言中提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丰富的理论蕴涵,即从“和解”到“和谐共生”,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向度;从“以物为本”到“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的向度;从历史向现实、未来,表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向度;从中国向世界,显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国际向度。最后总结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创新性历史贡献。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方法论审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李丹老师讲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涵,指出在这个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时代,继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深刻洞察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中掌握历史主动,在积极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引领文明前进的正确方向,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徐道良老师从中国共产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进程、共时比较和基本经验三方面阐述人类文明新形态,说明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中华文明的赓续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就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奋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三位教师发言后,严建会院长评价三位教师所分享的内容贴合主题,角度独特,内容丰富,展示出他们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要求各位思政课老师继续加强学习,珍惜每周三晚的理论分享,增强理论水平,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严建会院长就人类文明新形态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严院长说: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文明视角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辉煌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伟大成就所做出的总结和概括,为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走向现代化和发展现代文明提供了全新选择和经验借鉴,具有深远意义。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承,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性文明;中国创造的人民文明新形态在理念和方向上是一种属于未来的文明形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的现代化文明形态,是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形态,这种新形态既是现实的也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人民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奠定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11 16: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