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讨】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个一工程”系列之“新质生产力”专题研讨会 (第四期)  
发布于: 2024-04-17 09:06 编辑:

为进一步提升全体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马克思主义学院近期组织教师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原创性新贡献——新质生产力进行学习研究,于202441719:30,全体专兼职教师共同线上开展了“三个一”工程“新质生产力”专题研讨会第四期,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潇菲老师主持。

首先,逯爽老师以《深化对新质生产力核心要义、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的认识》为题的进行理论研学分享。逯老师从发展什么样的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三个方面详细的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深刻阐述,深入剖析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核心标志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逯老师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和发展,是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引。

其次,马星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以《数字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困境与对策》为题的理论分享。马老师说,人类进入数字时代,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四个要素方面,均出现了与新质生产力相类似的特征。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有了许多成功案例,但也存在认知困境、行动困境、信任困境和价值困境等现实难题。从学理上剖析这些困境的成因,发现数字素养、科技创新、数据要素、数实融合是主要决定因素。为此,尝试以“数实”融合为基本思路,以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汇聚数实融合优势为主要路径,逐步勾勒新质生产力的“行动路线图”。

接下来,张婷婷老师以《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理论分享。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以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为主导,深化数字化协同,促进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共生共长,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赋能助力。张老师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两个方面进行了讲解,提出了要面向地方战略需求,优化学科专业体系;面向区域发展需求,深化协同育人体系、;向学生发展需求,培优产教融合体系、厚实校城共荣成果,强化区域示范效应。

最后,严建会院长对三位老师的分享给以了肯定,认为三位老师的理论学习扎实,选取的内容各有特色,要求大家继续发扬研究精神,真抓实干,实现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同步提升,为打造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积蓄力量

同时,严建会院长就高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探析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严院长说,高校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高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其次高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支点第三,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校变革的动力源泉。所以高校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是++的深度有机融合,把握三个“坚持”:第一,坚持内涵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动力;第二,坚持特色发展,明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靶向性;第三,坚持融合发展,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11 16: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