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基础性的理论课程,涉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是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学好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大学生系统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塑造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探究如何将原理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有机融合,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4月17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开展了“如何将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
逯爽老师围绕如何更好地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探索以“微视频+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融合式教学法、“问题+探究+专题讲授”结合式教学法、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级目标的教学模式实现途径,强调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们,一定破除传统的灌输式,而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价值塑造。
徐道良老师从理论课堂引入案例分析、实践课堂结合理论知识、学生讨论与分享、实践案例讲解、课程内容与时政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联系、学生实践活动成果汇报、研究性学习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有机融合进行了阐述。
方瑾毅老师从理论教学与实践导入、实例分析与案例研究、社会实践与实地考察、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互动式学习与讨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评价、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等方面,阐述了通过以上措施将原理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贡献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张婉红老师围绕把握时代脉搏,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往深里走。从实践教学要进行深入的调研、贴近现实生活,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往实里走、结合青年特点,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往心里走。把实践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更好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及期待,引导学生用专业所学服务社会。
曾海霞老师从授课要紧密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状况等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展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和生命力;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实践案例,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度解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领悟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围绕马克思主义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小组讨论或课题研究,通过集体探讨和独立思考,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
此次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对于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