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短时期内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坚持政治立院,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
马克思主义学院自成立以来,就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全面领导,确保党组织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体制机制。二是强化政治功能,发挥直属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落实党建“一岗双责”,充分发挥党政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任党支部书记,党支部班子和行政班子相互融合,同向发力,为完成各项教学科研管理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三是强化政治功能,主动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放在党的教育事业总体布局、学校事业发展全局中去把握认识,科学把握立德树人规律、学科建设规律、思政课建设规律、党的建设规律,登高望远,统筹规划,制定好学院事业发展规划,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
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坚持思想领院,以理论研究创新赋能思想建设
一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实践、指导工作。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思想,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及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立德树人的使命感、责任感。二是按照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主题教育期间,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读原著、悟原理,学深一步,学透一步,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政课教师的看家本领。要求党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全体教师每周举办一次理论分享交流会。三是着力阐释新思想,结合伟大实践、聚焦发展主题、回应时代之问,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打造理论创新的高地。四是大力宣传新思想,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课的每门课、每堂课,高质量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五是理直气壮捍卫新思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面对思想交锋,敢于举旗亮剑,善于解疑释惑。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题教育活动读书班开班仪式
坚持组织固院,以提升组织力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以提高党支部的组织力为目标,激发党支部政治功能的引领力、贯彻路线方针的执行力、宣传党的主张的说服力、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治理的创造力、团结组织群众的凝聚力、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力,把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聚焦到主题教育、思政课改革创新、理论政策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上来。二是以标准化、规范化作为党支部建设的抓手,按照省级示范党支部培育单位标准,以“对标、立标、验标”的工作思路,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支部书记、学术带头人“一肩挑”“双带头”制度,强化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实现省级示范党支部的全面达标、全面过硬,把党的建设贯穿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全过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样板党支部”建设工作推进会
坚持融合兴院,以一体化建设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
一是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学院规定每周教研活动时间,就是理论学习和党日活动时间,在每次教研活动前,首先开展理论学习或者党日活动。二是把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根铸魂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神圣使命担当,党建和业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共同目标,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三是同步推进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的一体融合,将党的建设融入思政课改革创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资政育人、理论宣讲、队伍建设等业务工作,实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为此,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教学改革,开展课外主题教育活动,受到了学生广泛欢迎,大大提高了思政课的实效性。四是加强融合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把业务工作的重点、难点、焦点和攻坚点作为党建融合的切入点,使理论学习与集体备课同步、党建活动与业务工作结合。五是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大道理”、锻造为业务工作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这个“发动机”、用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润滑剂”、抓好作风纪律建设这个“维修站”,发挥好“两个作用”,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六是坚持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建立健全融合机制,把党支部的战斗力体现在立德树人成效上。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党政联席会
坚持人才强院,以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软实力
一是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党支部工作的核心位置,作为兴院强院的战略性举措,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搞好统筹规划,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首先是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大力引进教授、博士;晋升副教授。其次是实施和积极推进旨在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理论思维水平和理论素质的“三个一”工程,大大提高了现有人才的理论思维水平和科研教学水平。二是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把讲好思政课作为师德之首、师德之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创新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健全师德考核、强化师德监督、注重师德激励、严格师德惩处,实行师德承诺、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引导思政课教师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三是着眼学院学科战略发展,加强梯队建设,把党员队伍建设、教育管理和人才梯队建设密切结合、紧密融合,提高道德修养、理论涵养、专业素养,锤炼政治担当,提高政治能力,将研究政治与践行政治、宣讲政治与落实政治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师德师风制度学习
坚持制度管院,夯实学院共建共治共享根基
马克思主义学院把制度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完善学院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前置政治把关职能、党政联席会决策功能、行政班子会的沟通协调落实执行职能,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职能;二是建立健全以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能够保障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运作体制和机制,使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使命、学术使命达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铸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育和培养时代新人的坚强堡垒。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成立一年多以来,先后荣获学校2022年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先进基层党组织,2023年优秀主题党日活动,2023年师德建设先进集体,2023年招生工作先进集体,1名党员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大思政课实践育人项目荣获2023年全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被评为西安工商学院教书育人楷模、副院长被评为西安工商学院师德楷模。成功举办全省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论坛,省级一流实践课程建设工作和省级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工作顺利推进,成功申报陕西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省级试点项目和陕西省特色线上课程等。